中國新收集農業(yè)種質資源53萬多份

發(fā)布日期:2024-03-19??來源:新華社??作者:羅江 陳凱姿 程瀟??瀏覽次數:941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新華社三亞3月18日電 記者在三亞召開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上獲悉,中國2023年完成全國農業(yè)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農業(yè)種質資源53萬多份,搶救性保護了大果獼猴桃、河套大耳豬等一批珍稀瀕危資源,新發(fā)現鑒定帕米爾牦牛等51個畜禽地方品種。這是3月17日拍攝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現場。新華社發(fā)據介紹,此次普查包括農作物、畜禽、水產領域,覆

新華社三亞3月18日電 記者在三亞召開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上獲悉,中國2023年完成全國農業(yè)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農業(yè)種質資源53萬多份,搶救性保護了大果獼猴桃、河套大耳豬等一批珍稀瀕危資源,新發(fā)現鑒定帕米爾牦牛等51個畜禽地方品種。

這是3月17日拍攝的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現場。新華社發(fā)

據介紹,此次普查包括農作物、畜禽、水產領域,覆蓋了全國2323個農業(yè)縣、62.5萬個行政村、92萬多家水產養(yǎng)殖場戶,對746份瀕危農作物資源開展搶救性收集保護,發(fā)布一批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農作物、畜禽、水產優(yōu)異種質資源。

據農業(yè)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普查全面摸清了資源種類、數量、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以及近幾十年的消長變化,做到了應查盡查,為今后開展保護利用工作和制定相關政策打下了基礎,夯實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育種創(chuàng)新的資源基礎。下一步,將圍繞育種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將資源保護利用工作重心轉移到精準鑒定、共享利用等方面。

圍繞種質資源收集保護,中國已建成國際一流的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和海洋漁業(yè)種質資源庫,保存能力分別達到150萬份和35萬份。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圃、場)達到318個,159個國家級畜禽保護品種活體保護實現全覆蓋。(記者羅江 陳凱姿 程瀟)

責任編輯:汪欣蕊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