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安全溯源監(jiān)管水平和全民參與度,是2020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已建成624個流通追溯節(jié)點、125個學校食品快檢室、124個學校食品快檢點,成為廣東省首個建成重要產品追溯平臺的地級市。
在中山市萬谷菜籃子廣場內,不少市民正在買菜。記者看到,此處肉類、蔬菜檔口均在顯眼位置展示了兩個支付二維碼,一個是隨處可見的微信支付二維碼,另一個是具有溯源功能的支付二維碼。“市民買菜時掃一掃具有溯源功能的支付二維碼,支付頁面將會顯示產品產地、進貨時間、銷售檔口等信息。”中山市商務局國內貿易管理與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連國棟介紹。

民以食為天,中山緊抓食品安全溯源監(jiān)管工作。(攝影:黎旭升)
隨后,記者走訪中山城區(qū)的竹苑市場、庫充市場、新村市場、三溪市場發(fā)現,中山市民選擇使用具有溯源功能的支付二維碼比例較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已建成624個流通追溯節(jié)點,覆蓋中山設施較完善的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學校食堂、醫(yī)院食堂、大中型餐飲企業(yè)、屠宰場、蔬菜批發(fā)市場等。據悉,這些流通追溯節(jié)點已全部接入中山市重要產品追溯平臺。2020年,中山市重要產品追溯平臺累計向廣東省重要產品追溯平臺上傳追溯數據逾2270萬條,排名廣東省第三。
中山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中山市農業(yè)農村局、中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中山海關等部門溝通協調,逐步將藥品、農業(yè)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等追溯系統(tǒng)接入中山市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將該平臺打造成跨部門、追溯信息互聯互通的統(tǒng)一通道。
中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