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生活百科 ? 正文

冬令進補,怎么補你知道嗎?

發(fā)布日期:2024-12-23??來源:上海瑞金醫(yī)院??瀏覽次數:68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俗話說:“冬令進補,來春打虎”。為啥補?怎么補?哪些人可以補?這些冬令進補的知識,你需要知道。為啥補?人體經歷了夏秋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津液有所虧耗,如能在冬季適時進補,既可及時補充人體氣血津液,恢復元氣,抵御嚴寒侵襲,培本固元,又可使來年少生病或不生病,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需提醒,按照中醫(yī)學理論的觀點,每個人體內的臟腑氣血、陰陽偏

俗話說:“冬令進補,來春打虎”。為啥補?怎么補?哪些人可以補?這些冬令進補的知識,你需要知道。

為啥補?

人體經歷了夏秋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津液有所虧耗,如能在冬季適時進補,既可及時補充人體氣血津液,恢復元氣,抵御嚴寒侵襲,培本固元,又可使來年少生病或不生病,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需提醒,按照中醫(yī)學理論的觀點,每個人體內的臟腑氣血、陰陽偏衰情況是不同的,因而在冬令進補時,應辨明體質的寒熱、虛實、氣血、臟腑、陰陽,按個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補。如果盲目服用補藥,不但達不到調理臟腑的目的,甚至還會產生各種不良反應。

哪些人適宜補?

亞健康的人群(中青年):

如果平時沒有明確的慢性疾病,但因長期勞累、熬夜、壓力負擔過重而致身體虛弱、易感冒、怕冷、疲勞、失眠、健忘、爪甲失榮等,可通過進補膏方,補益人體元氣、充沛營血、恢復精神。

腎氣不足的人群(中老年):

如果上了年紀之后,經常感覺注意力不集中、頭發(fā)花白、視力下降、頭暈耳鳴、記憶力差、腰背酸痛、神疲乏力、夜尿頻多等,可以通過膏方補益氣血、補腎強筋、延緩衰老。

患有慢性病,且處于穩(wěn)定期的人群:

中醫(y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由于膏方既有補益之力,又能輔以祛邪,有利于慢性病的調治,所以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貧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骨關節(jié)病、月經病等患者或病后體弱者,通過服用膏方可以幫助鞏固療效,改善癥狀,增強體質。

哪些人不宜補?

體質健壯人群:

身體強健,很少出現乏力癥狀,平時不容易感冒,沒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的人群,到了冬天,可以根據冬日特點,調節(jié)自己的飲食起居,不必強求進補。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fā)作的人群:

患有感冒發(fā)熱、咳嗽痰多、急性腹痛、腹瀉等急性疾病,處于慢性病的急性發(fā)作期,肝功能異常等人群,均應先治療原發(fā)疾病,待病情控制或緩解后,由醫(yī)生決定是否使用膏方。

濕困脾胃之人:

濕困脾胃之人一般舌苔厚膩,而膏方大多為滋膩補品服用后可能導致濕困脾胃加重、脾失健運,則得不償失。

如何補?

中醫(yī)根據食物中藥的性味不同,把補益分為平補、溫補和清補等。

平補是針對素體平性、不寒不熱者,可適度進食各類補品,或溫熱寒涼搭配。

溫補是針對老年人或體虛者,為保護人體陽氣,抵御寒邪外襲,可多進食溫熱助陽之品,如當歸生姜羊肉湯、龍眼、紅參等。但應當心“虛不受補”,因為老年人脾胃功能較弱,過量進食補藥會增加胃腸負擔,不易消化,適得其反。

清補是針對素體較熱或陰虛體質者,可多食用鴨肉、魚肉、西洋參、楓斗等甘寒養(yǎng)陰之品。

為使冬季進補達到預期效果,建議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根據各不同體質和食物的屬性進行“辨證施補”。

責任編輯:張子晴 溫兆琦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